我最少公开谈论的两件事,一是养育,一是钱;这是「叶公」最多的两个领域,人们一边赞许甚至表示向往某种对待养育和钱的态度,一边总会找些理由说「可是我没法那样做」。

养育子女的经验,以前常私下和人交流。我在同龄人中都算很早有孩子的一批,更何况现在身边常接触的朋友都比我年轻很多,所以被不少人问过这方面的经验。这时候,我会从「女儿三四年级时我就和她讨论她的理想以及她打算如何实现理想」开始,说一套自己的观点:父母把孩子带到世上,责任是言传身教、竭尽所能确保她们健康长大,其他的事情则是她们自己要考虑的。不过这些讨论,要么最终只得岔开话题,要么就是以「你能这么说是因为你家孩子听话」结束。次数多了也就觉得实在没必要分享这种被误解为炫耀的经验。何况「听话」原本是我想极力避免在女儿身上看到的性格,总听那种误解也感觉很不适。

至于钱,更是连私下里都很少谈起。有多少钱、如何使用钱,这都是完全私人的事情,不足为道。不过这也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以我的处事态度,朋友们或是相熟的人,不少都觉得我大概是颇有些积蓄的,「不然怎么这么潇洒」;以至于,好几位朋友开口借钱而我却无能为力,数额对我来说太大,拿不出来。

所谓潇洒其实是指心态上的,物质层面上我可没做过什么一掷千金的事情。而心态上也只是不觉得自己穷而已,并没什么特别。肯定有人会在看到我这番话时心里开始想:「你不觉得自己穷到底是有几套房子几辆车啊?」诸如此类想法正是与我的区别所在——可以吃上自己想吃的饭,还能闲来无事窝在沙发上写这些方块自娱,几乎就是我欲望的顶点,不但不穷,甚至富有。

很多的「穷」在我看来是人们扣给自己的焦虑枷锁。一旦妳认为物质比自己生而为人的感受更重要,妳永远都是穷的。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拥有某个物品——多数情况是作为比较依据的别人都拥有的物品——比享用当下已经拥有的生活更能牵动妳的情绪;另一方面,决定了某些必须的消费,却又陷入了细微的价格对比,甚至不惜为了一分钱而找亲朋好友来「砍价」。这些其实都是作贱自己,都是在把人看得比一分钱还卑微。这又怎么能不「穷」呢?

我并不是在否认贫穷的存在,而是说,当我看到别人购买、拥有了各式各样的物质,并不会有什么波澜,非要让我说作何感想,我也只会把这些看作他们需要那些产品而我不需要,这和贫穷富有无关;至于价格,从自己可以承受的价格区间里选个口碑不错的商家即可,细致入微地比价、砍价,留给真正从客观条件上不得不如此的人吧。我的时间可以用来看风景或者和家人说几句互相关心的话。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已经相较而言很富有了不是吗?

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有很多渴求。比如前几天我所仰慕的一位朋友跟我提到日本的店铺,说它们与我经营的店很像。看着那些照片,我心里又是一阵躁动,想和太太一起去看看这个对我们来说近在一衣带水却也充满异国幻想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是的,受限于包括钱不够多在内的种种原因,不知何时得以成行。但这对我来说像是「人生巧克力盒」里又多了一颗,是收获,而不是失去。先尝尝手边的这颗是什么口味,不也挺好?


本文标签:未曾可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