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一场游戏所产生灵感!
我总有些这样或者那样的“癖好”。以为的随性即好,到头来却忘记了吃过的有意思的味道、走过的巷子小道的幽静、看过的阳春躁夏的嫣红以及把酒的诗意远方的陌路;以为的不忘初心,后来也是大多没有达到,却一如既往的将“忘初心”进行到底;以为的自律和计划已经好久没有去实行和反思,还养成了拖拉懒惰的习惯。此外,我是真的脾气古怪,万端变化。今年的早些时候,一位好友(当然是个女孩子啊)携父母来蓉旅游,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显然要过去一趟见见面,聊聊天,如果没问题肯定是要带着到附近转转,况且那时候我还一直闲在家里。却不想一时“脑残”复发:最终我并没有到场!这确实很凉人心。生平的第一次道歉是无用的,人走了!当时确实有冲动想要去追的,冷静下来后说服自己:非诚勿扰。既然非“真心实意”,有何必让别人困惑与浪费她的时光,她有自己的幸运与美好,会遇到比你好的人,不是吗?
一次偶然,读到木心的一篇散文《童年随之而去》,对里面的句子可谓是拍案叫绝,“‘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夗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阳春面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作为扬州的一大特色。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 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面条韧糯滑爽,海米软而鲜美,葱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用来拌面。葱香浓郁与众不同,很受欢迎,流传至今。
——百科
这种面类中最惭愧低档的“阳春面”,做得中规中矩,汤清、面健、味鲜,象牙白细条齐齐整整卧在一汪晶莹的油水里,洒着点点碧绿蒜叶屑,贩夫佣妇就此,固不得已也,然而不乏富贵雅人,衣冠楚楚动作尖巧地吃一碗“阳春面”,宁静早已致远,淡泊正在明志,是都市之食中最有书卷气的。
——木心《上海赋》
在成都读书,看到这段文字,简直感动;能把食物做的简简单单却这样有旨味,似乎成了奢侈。走出江南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个地方最简单的面食都叫阳春面。名字也有趣,木心说是为了照顾穷人的面子;也有人说,是清爽似初春。
——网友•王源清
猪油 香葱 酱油即可
——网友•仗剑走天涯
作为从小到大吃了二十多年阳春面的人,我来说两句。阳春面简直是最朴素的面了。猪油+细面+酱油+葱花+些许胡椒粉就可以做一碗阳春面。个人认为精髓大概在猪油。走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种面,还是觉得家门口的阳春面最好吃。吃过正宗阳春面的人应该都会有这种感觉,简单的反而最好。吃过这么久,自己却依然做不好一碗阳春面,感觉都不是家乡面的味道。这次回去后,要好好观察学习一下了!
——知乎用户
事情的缘由是几个小伙伴(同一教研室的)出去恰饭,上菜之余几个人玩起“谁是卧底”,其中的一段就是“阳春面”。对于似曾相识的味道,以及近来的一些小感想,突然就水下这些文字。
我还没吃过阳春面,想尝一下
正宗的阳春面一般只有小巷子才有,市区里面卖面的店子都是以挣钱为主